实验室新闻

武汉大学张俐娜院士作客“大煜科学讲坛”

时间:来源: 作者:网站编辑 点击:

 

         9月4日上午,我校举行“大煜科学讲坛”第八场报告会。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以“难溶性天然高分子的低温溶解及功能材料构建”为题,介绍了纤维素和甲壳素的低温溶解机理,并详细讲述了二者改性产物的结构、性能。报告会由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部长李杨主持,1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张俐娜院士以“化学致力于可持续”和“寻找可再生资源”入题,详细地介绍了纤维素和甲壳素两大天然高分子材料广阔的应用前景。张院士结合自身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所做的科学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低温下大分子与溶剂自组装形成新的氢键配体的溶解机理,解决了高分子难溶解的问题,为天然高分子在医学、纺织业、食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在两个小时的报告中,张院士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和同学踊跃提问,张院士给予了细致耐心的解答。同时,张院士也向同学们提出要有爱国精神、锲而不舍精神、创新精神和尊重学术道德的要求。
        报告会结束后,张俐娜院士参观了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和平台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与实验室的部分骨干教授进行了研讨。
        “大煜科学讲坛”是为了纪念我校第一任化工系系主任、功勋科学家、我国催化领域的奠基人张大煜院士对我国化学、化工、能源和国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而设立的,以勉励后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该讲坛由我校主办,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
 
相关资料:
       张俐娜,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担任国内、外学术刊物《高分子学报》、 Cellulose Bioactive Carbohydrates and Dietary Fibr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等编委。基础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10余篇,其中480篇发表在国际SCI源刊上,被他人引用近10000次;主编专著5部;获准专利70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及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获美国化学会2011年Anselme Payen奖(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近十年,先后主持国家“973”、“863”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和境外合作项目等二十余项。曾40多次被国外邀请出国讲学,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大会报告及担任分会主席。此外,曾获全国优秀教师(1993年)和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等国家级荣誉。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