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新闻

教育部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时间:来源: 作者: 点击:

 

教育部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教育部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427在大连大连棒棰岛宾馆召开出席会议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姚建年院士、段雪院士、黄维院士、李灿院士、冯守华院士、钱旭红院士、田禾院士、曲景平教授,出席会议的特邀专家有朱美芳院士、吕剑院士、聂红教授级高工、王熙教授、吴忠彬教授。线上出席会议的学术委员会成员有石碧院士、张锁江院士、王玉忠院士、张东辉院士、任其龙院士、孙立成院士、元英进院士、马光辉院士,特邀专家谢毅院士线上出席了会议。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校长助理陆安慧教授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人化工学院负责人,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会议。

 

王博致辞中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指出,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是我校化工领域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学校将通过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的建设推动高端化学品向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升级,助力国家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希望各位专家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要求,为前沿科学中心的方向和任务的凝练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前沿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贺高红教授中心的定位、总体目标和主要进展三个方面向与会专家汇报了中心的中期工作进展。近年来,前沿科学中心围绕智能分子识别与响应结构与性能的智能自主学习合成路径自主学习与智能制造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智能材料分子设计理论、功能聚合物智能调控机制和智能材料的智能制造机制三个研究方向取得了突出成绩。中心实施AI 驱动的智能化工战略,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平台,通过AI赋能,加速了多尺度系统建模、设计与优化,开发了智能分子设计、聚合物材料创制、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实现了AI驱动的智能化工研究范式变革,推动了材料化工新质生产力发展。

 

孙文研究员任伟民教授姜晓滨教授分别就光学诊疗分子创制与应用“ 智能高折射含硫聚合物”“高效分离膜与膜智能过程强化”作专题报告。

 

在学术委员会讨论中,专家们一致认为,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在过去几年中围绕三个研究方向,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在理工融合与人才培养等方面也不断取得进步,提前全面超额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专家们建议,前沿科学中心紧密聚焦三大研究方向的关键科学问题,明确提出解决科学前沿问题、卡脖子技术问题以及产业化问题的办法,进一步凝练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突出自身特色,争取在若干研究方向上形成引领优势。建议通过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明确AI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科交叉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赋能全力推动智能材料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建议在未来几年中前沿科学中心聚焦数据标准化建设与试点产品落地,优先突破材料研发与工业优化服务,赋能智能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国产材料的规模化应用,助力国家提升在新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