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人民大会堂传来喜讯,在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以我校为主要完成单位的研究成果共获得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彭孝军、段春迎、樊江莉、何成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成果“荧光染料识别与响应调控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王天明、滕弘飞教授参与完成的“生物计算中数据编码与模型构建理论方法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欧进萍院士负责、我校做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完成的“结构振动控制与应用”,沈胜强教授参与完成的“农业废弃物成型燃料清洁生产技术与整套设备”,马震岳教授参与完成的“巨型机组水电站建筑结构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颁奖现场彭孝军教授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颁发的获奖证书。这是我校自2006年以来继程耿东、程春田、钟万勰、全燮之后又一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彭孝军团队获奖项目“荧光染料识别与响应调控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从染料母体结构、识别基团、作用机理三个方面,揭示了通过染料激发态调控、实现荧光比例发射与响应的理论规律,在染料对客体的专一性识别和荧光响应这一现代分子工程、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显示出对专一性识别和比例荧光响应向实用化目标发展的重要指导价值。
该成果解决了国际上该领域150多年来科研工作者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波长菁染料大斯托克斯位移荧光双发射和比例荧光响应。目前,与这类染料母体结构相关的新型染料荧光探针在国内外涌现,截止去年1月份,全球先后发展起来的相关探针分子累计达到900余种。该成果被国内外学者专文报道和评述,主要论文被SCI他引1600余次。
更为有意义的是,该获奖项目把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生命领域和环境领域,如在医学癌症诊断上,他们发明的荧光试剂靠裸眼就能在紫外灯下区别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可望用于病灶组织的边界界定。与此同时,相关的探针分子同样适用于对复杂环境体系中镉、氟、汞等有毒物质的有效检测。针对氟危害,得到了选择性氟响应性染料,首次制得的氟离子试纸,实现了饮用水氟离子直接测定和预警。氨基取代的七甲川菁染料,已在五分类血液细胞仪中规模化应用,打破了该领域被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
2010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6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奖励8项,分别是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以参与完成单位获得奖励8项,分别是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